各分工会:
根据《中国工会章程》、《工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和学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原各基层分工会已届满到期,为进一步推进工会组织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建设,现将基层分工会换届选举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国工会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履行工会的职能,积极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为我校的改革和发展而共同奋斗。
二、分工会的设置
(一)为加强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更好的开展工会工作,根据《中国工会章程》,结合我校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设置的实际情况,将原有的9个分工会调整为11个分工会。具体组成为:
1.机关分工会
2.创意学院分工会
3.纺织学院分工会
4.服装学院分工会
5.机电学院分工会
6.经贸学院分工会
7.人文学院分工会
8.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工会
9.体育部分工会
10.图文信息分工会
11.后勤保障部分工会
(二)各分工会可视具体情况,下设若干工会小组。
三、分工会委员会委员的组成
(一)分工会委员会由3-5名委员组成,会员人数不足25人的分工会设委员3名, 25人及以上的分工会根据情况设委员3-5名。
(二)分工会委员会设主席1名,委员可设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文体委员、女工委员、生活委员等,委员可兼任。
四、分工会委员会委员的条件
(一)必须是工会正式会员;
(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开拓创新精神,政治立场坚定;
(三)关心、支持并积极参与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有一定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和参政议事能力;
(四)遵纪守法,作风正派,热爱工会工作,善于团结同志,密切联系群众,热心为广大会员服务;
(五)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办事公道,顾全大局,身体健康;
(六)在教职工中有一定的威信,距离退休能任满一届(三年)。
五、分工会委员换届选举程序
(一)换届选举工作要在同级党组织的领导下,由上届分工会委员会组织进行。建立的基层工会组织选举筹备工作由工会筹备组负责。筹备组成员由同级党组织代表和职工代表组成。
(二)会员不足100人的基层分工会组织,应召开会员大会进行选举;会员100人以上的基层分工会组织,应召开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进行选举。
(三)分工会委员候选人的产生,应经会员充分酝酿讨论,以分工会工会小组为单位,根据多数会员的意见,提出建议名单,报同级党组织和学校工会审核同意后,提交本部门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进行选举。
(四)选举前主持人要介绍候选人名单、简历等情况;选派非候选人为监票人、计票人。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收回的选票,等于或少于投票人数,选举有效;否则无效,应重新选举。选举时,采取差额选举的办法,候选人的差额为不少于应选人数的20%。参加选举的人数为应到会人数的三分之二时,方可进行选举;候选人获得应到会人数的过半数赞成票时,方可当选。每张选票所选人数等于或少于规定应选人数的为有效选票,多于规定应选人数的为废票。当选人少于应选名额时,对不足的名额另行选举。选举后,由主持人当众宣布选举结果及选举是否有效,并将选举结果报学校工会审批。
(五)分工会主席从新当选的工会委员会委员中采取等额选举产生,选举结果以书面形式报学校工会批准。
六、换届选举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换届选举申请。(4月2日—4月9日)
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前,应将分工会代表成分构成、代表产生方法、大会的筹备、候选人建议名单和主要议程等重要事项,向同级党组织和学校工会书面报告并提出换届选举的请示。
第二阶段:审查批复。(4月10日—4月12日)
学校工会对分工会上报的换届选举的请示及分工会委员会委员候选人进行审查批复。
第三阶段:大会选举。(4月13日—4月23日)
由上一届分工会委员会或同级党组织主持召开本单位工会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差额选举产生新一届分工会委员会委员。
第四阶段:召开新一届分工会委员会全体会议。
新一届分工会委员会选举产生后,应立即召开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选举产生分工会主席。新一届委员会全体会议一般由一名新当选的委员主持,等额选举产生新一届分工会主席。
第五阶段:书面报告。(4月26日前)
选举大会和第一次全委会结束后,及时向学校工会报告选举情况。
第六阶段:做好归档存档工作。(4月28日前)
换届选举各项工作实时做好记录,形成总结,妥善做好相关材料整理归档工作。
第八阶段:学校工会批复。(5月10日前)
学校工会委员会召开会议,对各分工会的报告进行审查通过并下发批复。
七、有关要求
(一)精心组织。要加强对本次换届选举工作的组织领导,选举工作要在本部门党组织的领导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规范程序,确保换届改选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提高认识。要把换届选举工作作为推进本部门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选举要充分发扬民主,充分体现广大会员的意志,力求通过选举使一批个人素质好,群众威信高,热心为广大群众服务的教职员工进入分工会委员会,使分工会组织能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三)推动工作。要通过换届选举工作,进一步激发广大会员的政治热情,团结和带领广大会员发扬主人翁精神,立足本职、敬业爱校、积极工作,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附件1:关于分工会委员会召开会员(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请示.doc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工会委员会
2021年4月2日